【“我们”工作室---刘玉华】解码未来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未来学校行动研究”是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的研究项目,由刘坚教授提出并任首席专家,由“我们”工作室实施,目标是“创办有未来的学校”,宗旨是“以研究推动教育变革。”
目前,“我们”工作室已梳理出可操作、可复制、可传播的阶段性成果:“协同化治理、实践性研究、生长型课程、分享式学习、多元化发展等五大核心系统。
《湖北教育》未来学校专栏2017第5期:
刘玉华(王昌胜“我们”工作室核心成员,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骨干成员,现任北师大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执行校长。省、全国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讲学50余场次,发表文章20余篇。)
未来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
未来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学习者又是什么样的?在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课堂作为主要育人的阵地,又在发生哪些静悄悄的改变呢?我们认为重要的路径就是借力各种资源,营造各种条件和氛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进入深度学习。
改良物理空间,让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物理空间作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其作用及意义毋容置疑。学校空间的规划其实是在建构学校的教育学,因为学校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室空间的设计标志着课堂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我们认为陪伴即教育,因此鼓励教师在教室办公,创造更多条件让教师与学生更多的呆在一起,让学生的学习随时能找到陪伴对象。教室里面布满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墙上贴满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时时撞见学习,丰富和生活的连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学校建筑的物理空间进行了专题研讨,根据未来教学的需求,采取大空间教室的设计方法,每间教室达120平米左右,班级学生人数控制在四十人以内。并将教室按照功能进行了区域划分,设小组合作区、活动区、信息技术区、图书区、休息区、生活区等。教室四周摆放学习电脑、工具书、学习用品,各种学习工具随手可取;墙壁上张贴着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抬头可见,让学习无处不在;教室内的桌椅根据需求摆成“U”字、“非”字等不同的小组合作形式,方便讨论交流。
教室功能区的分布,使课堂授课形式更灵活,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及个性化学习。有学生对于某知识点感兴趣,可以在信息技术区上网查阅;学习速度较快的部分同学,可以到交流区切磋对话,体验高手过招的感觉;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去图书区看书超前学习或者去休息区休息。多样区域的划分,让教室空间的作用无限延伸,尽量满足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需要的大部分需求。如此以来,课堂的重心下移,使尊重学生群体到尊重学生个体成为可能,也让课堂实现以个性化学习为主的混合式学习成为可能。
借力信息技术,让学习空间无边界
现代课堂已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了以学生“学”为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对各行各业的跨界影响巨大,各行各业都与它进行了亲密拥抱。“今天的教育,明天的未来”。教育也势必会因为互联网的促进而改变,至少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学习空间进入了无边界状态。
作为“未来学校”的项目基地学校,我们的实验年级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了相关的电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例如将其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终端设备提交答题结果,后台便快速反馈全班答题情况,谁对谁错,谁快谁慢,谁遇到了困难均一目了然,可以帮助教师快速了解学情,立即采取措施给予干预,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效率。完成基本练习的学生,后台可以根据教师指令,为其推送更高层次的练习题,从而实现按个体需求来进行的分层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的生长点,从不会到会,体验成功感。
目前,学校和科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共同观课议课后,由教师提出设想,科技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合力进行课堂技术手段的深度开发。很多艰涩难懂抽象的内容都可以制作成可观看的动画或者是可操作的课件,还原知识发生的现场,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知,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这样学习更深刻,更具真实感。这种基于课堂实情,由实践者和开发者共同对话交流产生的技术产品,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学习的需求。
互联网让知识习得不再是课堂的核心,知识的翻新速度永远快于学习速度,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因此教师不应只关注碎片化知识的传递,更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关注学生将碎片化知识链接的能力。因此,需要通过网络终端,将低阶层的学习放在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而把高阶层的学习放在课堂进行,合作交流,质疑对话,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而由科技公司和学校共同开发的网络平台也成为了巨大的资源库,学生只要登陆帐号,便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微课,试做练习,自我学习,自我评估。学习效果诊断直接输送到后台,家长和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现状。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自我掌控,选择的空间更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已的状况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长、学习方式。第二天课堂上,教师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寻找适切点引领学生通过相互的对话、相互质疑,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促进学生深层思考,实现高阶层的学习。这种人机学习、生生学习、师生学习的立体式学习方式,正是技术带来的变革。
重组教学内容,“人人成为创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未来学校的导向,要努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创客”。培养学生成为“创客”,老师得先有创客思维,也要先成为创客。我们一所基地学校,正尝试在低段开展主题学习,将语数外体音美等内容进行重组。事先需要老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所有学科教材内容研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内容进行整合、重构,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创造的过程。教材内容重组,得重新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用恰当的情境贯穿并呈现。我们邀请信息技术介入,制作相应的微课,而微课时间只有5-8分钟,要求老师要将最核心的内容呈现出来,“倒逼”老师不得不去研究教材,了解学情,精心设计如何呈现。这样,老师的角色实现了从“用”教材到“创”教材的转变。
三月,一年级以《认识春天》为主题开展融合学习。学生通过寻春天、看春天、画春天、唱春天、诵春天等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将学习与生活、自然紧密融合。植入情景、融入生活,让学生觉得学习有意义,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官体验,使学习走向深刻。课程学习中学生提出,希望自己能设计和制作一个风筝,到郊外体验“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没想到老师答应了,于是孩子们纷纷发挥自已的想像力,将风筝设计成三角形、圆形、动物的形状等,在老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影响下,每个孩子开始制作自已想要的风筝,边做边修改,边做边完善,邀请科学、美术老师参与,讲力学、尝试风筝画,制作风筝与绘画结合的绘画创作。各种形态不一,兼具个性的风筝新鲜出炉,学生拿着自已亲手制作的风筝放飞时,兴奋不已。当然,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无论飞上天还是飞不上天,班上都组织了一场集体反思:什么样的风筝才能飞上天呢?
这样的主题学习,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又鼓励实践操作,是培养“创客”的有效方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设计、科学、艺术等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习更有意义,有温度和深度,因为“全科背景”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
倡导分享式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我们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激发不了动机的教学方式难于持久和深入。分享式学习是从顺应学生“好奇、好探究、好讲理、好分享”的四大天性出发,顺势而为,通过分享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将自已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语言、动作、声音、色彩、作品等)分享出来,或讲解,或表演,或画图,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知识深度加工和内化的过程,教别人的同时更清晰地梳理出自已的思维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的分享中相互影响、互相启发,形成同伴间的互学。分享是人的天性之一,在众人面前分享出自已的想法,能让学生体会成功感,生发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增强自信。
未来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创造的重要标志是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分享式学习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此方面的素养。好奇心人皆有之,人天生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往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课堂目标,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分享式学习,则积极呵护学生好奇的天性,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课堂中的“真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呢?首先课堂要有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提出问题;其次是在一次一次的提问中,和学生一起梳理和体会好问题的要素,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学会提问题;问题提出后,又要回到学生中去,由学生来解决。在未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学生要有独立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中要让学生用自已的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尽量去“想一想”,只有鼓励学生多想,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力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呢?分享式学习试图通过学生分享观点而碰撞产生。每当学生分享完毕之后,都会用这样的语言来结束自已的发言“请问谁有质疑或补充”。这是一种欢迎百家争鸣的课堂状态,大家用开放的心态接受质疑,接受同伴帮助。同学之间也会在认真倾听他人分享之后,提出自已的看法,一般会用这样的语句来表达自已的观点“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的想法是……”“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有补充……”。分享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因为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分享,才能相互碰撞、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在独立思考和学习他人想法的基础上生发自已的观点,并大胆表达出来,这是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重要过程。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分享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让同一件事物有多样的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学习走向深刻。
建设课堂规则,让课堂“社会化”
学生学习是为未来进入社会做准备,不能人为的将学校变成真空状态,与社会割裂。学校除了教授学生习得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因为学校是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努力将学校生活与社会主动链接,应该是未来学校的追求和责任。我们在课堂上尽量模拟社会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习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同伴合作、质疑对话、建立规则、相互合作与妥协等。
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观点时可以不用举手,我们提倡站起来自由表达。这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同时也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怎么办?出现问题不是问题,怎么解决问题才是问题。有了问题,我们尽量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同伴协商解决,因为学生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解决问题。最后定下这样几条规则“男生让女生,发言多的让发言少的,坐在前面的让坐在后面的同学。”规则制定出来并不是就马上解决了问题:有的同伴不能很好的执行,需要不断提醒,甚至有人恶意冒犯……这些怎么应对,又得集体协商,达成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化得以发展。如果我们不创造这样的机会,学生处理与自已、与他人关系的机会不多,与社会、与自然的链接不充分,认识自我和社会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这些问题最终会带给社会,等走向社会再暴露出来,成本就大多了。所以,我们在课堂、在学校,尽量模拟出社会的场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现代社会单打独斗已失去了站在制高点的机会,未来社会将更加强化合作、整合,因此课堂也应该给孩子提供大量的合作机会。为保障合作有效,我们在引导学生建立小组时,集体协商制定了基本规则:各小组要有共同愿景;有基本的小组合作标准,比如不互相指责,及时提醒同伴等;组内分工明确,各种角色任务清晰,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已的职责;组内有自已的评价方式,有对应的奖励与惩罚;小组交流时要有秩序,围绕核心问题听、说、记,不急于否定他人,吸纳有价值的信息,整合成小组共同的思考成果……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整合了集体的智慧,更有价值,思维含量更高。
运用思维工具,让高阶思维成为课堂主旋律
低阶思维只是简单的识记、理解、应用,这些功能在未来社会势必会被电脑、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所取代。缺少对未来分析及预见能力的思维,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未来学校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呢,除了整合教学内容、改良学习方式之外,还需要通过学习和应用一些学习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我们引入了六何法、流程图、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金字塔图、鱼骨图、批注工具等学习和思维的工具进入课堂内外的学习。学生在使用这些思维工具的过程中,改变着思维方式,同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思修正,重新建构学生的元认知。
以思维导图为例,数学每个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及整理,将各个知识点模块化,绘制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自已独立绘制的思维导图,分享的过程即将知识重新温顾的过程;在听取同伴的分享,及同伴彼此建议的基础上,再用不同颜色完善改良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思考-学习-反思-修正的深度学习过程。最初绘制的思维导图,思考不全面不系统,连续性、深刻性、个性化欠佳,需要他人示范。随着时间的推移,思考方式的变化,思维深度与广度逐渐提升。一般三年级学生学习一年之后,能熟练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记录笔记、分析课文、设计方案、总结反思等各个方面,思维过程走向可视化,操作化。一旦思维创造性被真正激发,学生便开始自主地用各种思维工具去探寻自已感兴趣的领域,并会将了解、研究的内容分享给同伴,学习氛围便生机勃勃起来。
深度学习已成为未来学习的必然趋势,借助各种资源和渠道,让学习无边界地发生,才真正“有未来”。